Sugiharos namai

亚洲研究中心是维陶塔斯大学的研究中心之一,在多学科、跨区域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因此,该中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亚洲,主要是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重点研究亚洲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趋势。目前,我们的研究集中在东亚地区(日本,韩国,朝鲜,中国与台湾地区),但也有计划在未来将我们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亚洲西南部,中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ivzGkS0MA&feature=youtu.be

亚洲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

通过发起和参与合作项目,与其他外国学术机构合作,进行有关亚洲地区的学术研究。我们中心的主要研究思路集中在亚洲文化及其全球的看法(印象);

通过学术,教育和文化活动(如会议、专题讨论会、公开讲座、暑期学校、展览、音乐会等)。提升亚洲文化在立陶宛社会的认知。同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与几个学生组织(Hashi 俱乐部、Hallyu俱乐部 和Wu Wei俱乐部)展开合作。

与区域性的学术部门和外国语中心一同协调创办东亚地区的学术研究项目(2007年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位)和亚洲语言的课程。教授大学生有关东亚文化,语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课程。

收集并扩大亚洲国家的基金,设立位于亚洲研究中心的图书阅览室。我们正与大学的图书馆合作,共同实现这一目标。

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亚洲学的历史

2009年,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位于考纳斯)进行了重组。通过合并两个现有机构——亚洲学研究中心和日本学研究中心实现。关于这两个机构的简要历史如下:

1993-95年,教授児島亮(Ryo Kojima)博士住在考纳斯,在大学教授日语和有关日本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课程。他是来自亚洲国家任教维陶塔斯大学的第一位讲师

1994年,Gabija Čepulionytė和合田友野(Tomono Goda)开始教授日语

1996年,由讲师Arvydas Ališauskas发起,日语教学正式开始

1997年,与関西外大(Kansai Gaidai,日本)签订了第一个学生交流协议。截至目前,大学已与26个亚洲大学签订交流协议

2000年,Algimantas Prazauskas教授建立亚洲研究中心

2001年,日本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当千畝杉原(Chiune Sugihara)博物馆在考纳斯开放,日本学研究中心转移到同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即日本战前领事馆,正是在这里,著名的千畝杉原(Chiune Sugihara)领事工作过,并在1940年向犹太难民发放签证。该中心目前位于建筑的二层。最初中心的主要活动围绕日本语言和文化的教育

2001年,日本学俱乐部“Hashi”成立。自那时起,俱乐部已经面向立陶宛社会举办公开讲座,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旨在促进日本文化

2003年,日本研究中心收到来自日本政府ODA支持:即视听设备用于日本语的教学

2005年,举办了第一个日本艺术展,在展览中水墨作品被展出。从那时起,该中心定期举办东亚艺术的展览

自2006年以来,新的学术期刊“Regioninės studijos”(区域研究)发行,面向世界不同区域(主要是波罗的海和东亚)

2007年2月,开设了介绍韩国语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由我校的合作伙伴庆熙大学的教师讲授,从那时起每年开设

2007年9月,与区域性的研究部门和政治与外交学院共同合作设立了新的硕士学位,研究东亚地区(政治学)

2007年9月,中国语言课程开设

自2007年11月,每年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主要集中研究在欧洲有关东亚国家的代表性的话题。这些会议从东芝国际基金会和日本基金会获得资金支持

2008年1月,该中心新的负责人Aurelijus Zykas(现任)被任命

2008年,日本学研究中心被并入政治外交学院

2008年11月,以亚洲研究中心为依托,千畝杉原(Chiune Sugihara)图书馆建立,该图书馆同时隶属于维陶塔斯大学图书馆。它系统收集了有关亚洲学的材料

自2008年以来,每年举办有关日本和韩国文化的夏季学校

2009年11月16日,日本研究中心和亚洲研究中心统一合并为亚洲研究中心,并成为政治与外交学院的一部分

2010年5月,由讲师Jinseok Seo发起,韩语爱好者“韓流(Hallyu)”俱乐部成立

2010年9月,亚洲研究中心的网站设立

2012年9月,一个新的“东亚语言与文化”学士学位设立

2013年4月,中国语言爱好者“無為(Wu Wei)”俱乐部成立

2014年6月,与维尔纽斯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建立孔子学院教学点

2014年10月,亚洲周第一次举办